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省級科技重大專項計劃項目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根據省科技廳《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省級科技重大專項計劃項目的通知》(甘科計函〔2023〕62號)及項目指南要求,現將2023年度省級科技重大專項計劃項目申報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聚焦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和產業化目標,圍繞重點產業、重點領域,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聯合的集成度高、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的重大科技項目,培養科技創新人才,在重大戰略任務、共性關鍵技術、重要民生改善、重點產品研發等方面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1.申報單位應為省內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和企業等,有較強的創新能力、人才團隊和科研基礎條件保障,運行管理規范,科研及社會信用記錄良好。
2.申報單位須設立并正常運營1年以上(2022年3月31日前工商注冊),具有相應的研發能力和研發投入。
3.項目負責人應為申報單位在職人員,具有領導和組織開展創新性研究的能力;項目負責人在項目實施期內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原則上不得申報。
4.申報單位同一項目不得多頭申報,同一項目已獲省財政資金資助或已通過其他渠道申請省財政資助的,不得重復申報。同一主持人原則上只能申報一個項目,申報項目受理后,不得更改申報單位和負責人。
5.同一團隊承擔有在研省科技重大專項、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等直接補助類項目的,原則上不得申報。
6.其他要求詳見附件。
二、支持重點
(一)工業領域
1.新材料。聚焦新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點方向,強化新材料升級換代技術儲備,重點開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先進鋼鐵材料、新能源動力電池及儲能材料、集成電路制造材料、高性能纖維和炭素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發及應用,稀土、高端潤滑、催化、生態環境修復、交通和建筑等新型功能材料技術研發和應用。
2.裝備制造。支持石油化工、電工電氣、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關鍵零部件、成套設備和整機制造技術研發。重點開展高端智能鉆采裝備、大型石油煉化裝備、石油勘探開發平臺配套裝備、高中低壓開關裝備及自動化控制系統、儀器儀表、智能接觸器、多軸聯動數控機床、高精度數控磨床、原材料真空提純裝備、放射性廢物處理和處置技術裝備、高性能真空獲得裝備、高端數控真空鍍膜裝備、大型智能化真空爐等裝備研發和應用。
3.有色冶金。圍繞有色、鋼鐵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重點開展復雜難選礦等礦產資源高效利用、“白銀煉銅法”創新升級、稀貴金屬富集、稀土資源高效分離、氫冶金、綠色短流程冶煉、二次資源綜合利用、“三廢”無害化處理、智慧礦山、智能工廠、數字化高爐升級和低碳減排技術研發和應用。
4.石油化工。支持石油化工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和煤炭資源高效利用等技術研發,重點開展催化劑、烯烴、聚烯烴、芳烴、橡膠、精細化工、特種化工、醫藥及醫藥中間體、農藥及農藥中間體、化學助劑試劑、專用化學品等化工新材料、材料后加工等技術研發和應用。開發煤炭清潔高效綠色利用、近零碳排放煤制甲醇、甲醇制烯烴和芳烴、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封存及資源化利用等技術。
(二)農業領域
1.特色優勢產業種質資源創新和新品種選育。支持培育高產優質、抗旱抗病、耐密倒伏、宜機收突破性新品種,培育高產優質、高淀粉型、薯片薯條全粉型、菜用型加工專用馬鈴薯新品種;培育抗旱節水小麥、高油高蛋白大豆、“雙低”(低芥酸、低硫苷)抗寒宜機收油菜、節水耐鹽飼草新品種;推進“平涼紅牛”“河西肉牛”等新品種選育進程。
2.農業機械裝備研發和集成推廣應用。加強農機裝備工程化協同攻關與推廣應用,支持研發適應我省丘陵山區中藥材挖掘收獲、特色林果采收、山地拖拉機、山地軌道運輸等小型機械、特色產業機械和智能農機裝備。
3.優勢特色產業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示范。針對我省食用菌、食用百合、葡萄等特色產業提質增效關鍵技術,支持開展種質資源收集鑒定、優良品種篩選、良種繁育、綠色高產栽培、病害防控、采后保鮮貯運和精深加工等關鍵技術研究,集成綠色高效栽培、病害控制及采后貯藏加工技術,并在我省國家或省級農業科技園區建立示范基地,形成可復制推廣的技術模式。
4.糧食安全與農業綠色發展技術研究與示范。以優質糧食、蔬菜、果樹、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為重點,創制無公害綠色農藥、新型綠肥、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飼料、微生物功能菌劑、緩控釋肥料等新產品;開展種養結合、加厚高強度地膜、全生物降解膜、尾菜處理等循環農業技術模式研究;開展玉米、馬鈴薯、小麥等糧食作物高效種植技術集成與模式研究,以及高標準農田、中低產田、鹽堿地等土壤肥力提升技術集成與模式研究。
5.現代畜牧養殖技術。針對甘肅農牧區牛羊等畜牧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需求,支持開展畜禽安全健康養殖工藝與環境控制、TMR(全混合日糧)飼喂、人工授精等集成技術研究;開展奶畜性控凍精和營養平衡調控、營養代謝病、產科疾病,鮭鱒魚高產高效養殖等集成技術研究;開展優質抗逆牧草品種選育和良種繁育、非糧性飼料調制配方、混合厭氧發酵工藝等草產品深加工技術研究。
(三)社會發展領域
1.生物醫藥。圍繞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支持開展化學藥、多聯多價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抗體藥物、蛋白類藥物等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開展疫苗藥用包材、關鍵輔料及原材料等產業鏈相關配套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推動現代中藥研究,支持開展中藥新藥等新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提高臨床醫療技術,圍繞重大臨床需求,開展疾病精準化預防、診斷、治療等關鍵技術研究及臨床的推廣應用。
2.生態環保。圍繞科技創新支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重點支持青藏高原甘肅片區、黃河流域甘肅段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生態保護關鍵技術、環境污染防治關鍵技術、高質量發展與文化傳承創新、綜合治理工程示范等方向;圍繞科技支撐“雙碳”行動,重點支持行業領域低碳工業流程再造和清潔生產、發展生態固碳增匯等關鍵技術方向。圍繞環境保護和資源化高效利用,重點支持典型脆弱生態重點區域和生態屏障區自然災害的生態工程防治、補償機制等方向。
3.防災減災。圍繞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防控、安全生產風險監測預警與事故防控、應急救援與綜合保障等方面,重點支持極端氣象災害等監測預警與風險防控,危險化學品與化工園區安全、礦山安全、城市建設和運行安全、交通運輸和物流安全、火災高效預防與撲救、特種設備安全、冶金工貿行業安全等風險監測預警與事故防控,以及災害事故現場保障、搶險救援、救援人員安全防護、生命救護、綜合支撐與應急服務等方向。
4.公共安全。圍繞平安甘肅建設,重點支持社會安全智能管控等方向;圍繞生物安全,重點支持生物安全防御、監測、重要新發突發病原體防治及處置、生物醫藥研究倫理等方向。
(四)國際合作領域
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聚焦我省優勢領域和重大需求,強化創新合作的耦合度和產學研用的完整性,以共建創新平臺固化合作機制,解決關鍵技術問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深度融合。支持開展種質種源創新、綠色高效栽培與生產技術創新與應用、高纖維秸稈飼用化利用、土壤改良與環境修復、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食品檢驗檢測及標準互認等方面的聯合研發與應用。支持開展新型生物技術攻關、藥物提取分離與精準制備、中藥材活性物質與新藥等功能利用、干細胞再生及免疫治療、抗原分離純化及疾(疫)病聯控等方面的聯合研發與應用。支持開展核反應堆防護涂層特種材料、超高純鎳鈷銅鐵材料、高端化工材料和生物材料、空間科學探測等新型材料、納米結構綠色催化材料等方面的技術攻關與產業化應用。
三、申報流程
1.網上申報。項目申報人登錄省科技廳網站,進入“甘肅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省科技重大專項”(網址:https://kjt.gsinfo.cn/program/),按要求填寫申報材料。截止時間:2023年4月25日。
2.審核推薦。各單位須在申報時間內做好項目組織申報論證工作,指導協助做好材料填報工作,對申請人和申報單位填報信息的真實性、合規性進行審核,學校推薦后報送省科技廳。
3.申報材料。項目申報時先通過甘肅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統提交材料,上傳項目實施基礎條件相關視頻及照片(視頻時長3至5分鐘,不超過30M;照片不超過3張,不超過10M)后,提交項目電子申報書。經初審通過后,通過項目管理信息系統打印紙質申報書(1份),未審核通過項目無需報送紙質材料。
四、有關說明
1.圍繞全省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專項行動,靶向扶持“鏈主”企業,同等條件下優先推薦“鏈主”企業承擔的項目立項。
2.由高校院所牽頭的科技重大專項必須要有企業參與。
3.截止2023年3月31日,因主觀原因造成應驗項目未通過驗收結題、終止執行的,項目負責人不得再申報(參與)省級科技重大專項計劃項目。
4.國際合作領域項目須依托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申報,且有三年以上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基礎。
5.涉密項目不得通過網上申報,按照保密有關規定渠道申報。
五、咨詢聯系方式
學校科學研究院聯系人:張老師0931-7971144
省科技廳聯系方式:
序號 | 領域 | 主管處及聯系方式 |
1 |
| 規劃處?0931-8885176 |
2 | 工業領域 | 高新處 0931-8825719 |
3 | 農業領域 | 農村處 0931-8871819 |
4 | 社發領域 | 社發處 0931-8885146 |
5 | 國合領域 | 國合處 0931-8885136 |
項目管理第三方機構 | 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 0931-8500324 | |
省科技發展促進中心 0931-8732559 | ||
省計算中心 0931-8803756 | ||
技術支持 | 0931-8817548 | |
附件:省科技廳《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省級科技重大專項計劃項目的通知》
科學研究院
2023年4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