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另类 ,韩国做爰无遮A片免费看_720完整版观看

欄目圖片

學術科研

當前位置:首頁  學術科研  成果推介

西北師大韓高年教授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

   近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立項名單公布,西北師大文學院韓高年教授作為首席專家申報的“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關系史”(22&ZD260)獲準立項。

    該項目涉及的“早期書寫”約指公元2世紀以前的“書寫活動”與“書寫文本”,主要由考古發現的圖像文本、甲骨卜辭、銅器銘文、簡帛、石刻文本和流傳至今的經典性傳世文本構成。課題所謂“商周秦漢文學”,既包括商周秦漢時代的文學文本,也包括載錄或包含于上述文本中的商以前的神話傳說、歌謠、語體文本及書寫文本。課題所謂“關系”是指文本之間的互文性,包括篇章、卷、集(書)三個層次,轉寫、抄撮、包含、互補、異文、異本等表現形式;所謂“關系史”,是指“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之間動態關系的演變歷史,包括“出土早期書寫文本”與“傳世商周秦漢文學經典文本”之間的關系史,“早期書寫”“出土早期書寫文本”各類型之間的關系史。

    隨著考古學的不斷推進,大量早期書寫文獻得以重見天日,使傳統先秦兩漢文學研究進入了新的時期,早期書寫也成為商周秦漢文學的一個重要視角。目前學術界關于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的研究涉及到寫本研究、經典神話研究、文章文體的研究、經典的生成研究等多個方面。重大項目“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關系史”將緊密圍繞“早期書寫”這一概念,計劃輯錄整理圖像(巖畫、彩陶、帛畫、漢畫像、壁畫等)、甲骨、金文、簡帛、石刻等出土的早期書寫文獻,在開展上述早期書寫文本的基礎研究時結合傳世經典文本,進一步系統研究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的關系,梳理其發展史,并探討中國早期經典的產生、發展與形成等問題,將推動對中華文明的起源以及中國早期書寫與文學、文獻和文化關系的研究。

    該重大項目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重點研究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文本的分類整理、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之關系以及對課題中涉及到的經典文本、關鍵問題、關系史、理論和研究方法等多個方面的研究,并將嘗試系統呈現夏、商、西周、春秋、戰國、秦漢各代的文學成就,歸納中國早期書寫文化發展和書寫文本生成與傳播變異的內在規律,從文獻拓展、論點創新和研究思路、方法創新等多個方面改變學界對商周秦漢文學格局的總體認識。

    該重大項目課題組成員主要由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和西北師范大學的專家學者組成,在相關領域也取得了豐富的前期成果。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并發表與早期書寫相關論著。

    西北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是甘肅省一流學科,先秦兩漢文學與文獻研究作為優勢方向,歷史悠久,積淀深厚,在國內外具有重要的學術影響。目前已經獲批4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

 

附錄:

    重大項目“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關系史”首席專家韓高年教授是西北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帶頭人,多年來從事先秦兩漢文學與文獻、圖像金石簡帛等早期書寫文本文獻整理與研究、出土文獻與華夏文明起源研究,擅長利用出土文獻解決文學史研究中的關鍵問題,尤其在簡牘學、“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關系史”方面有長時段的持續研究,前期成果豐富、學術積淀較為深厚。先后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涉及甲骨、銘文、石刻、簡帛等出土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完成了“西北簡帛文獻中的文學史料分類輯釋與研究”(18BZW075)及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文》編纂整理與研究”(10ZD&103)子課題“《全晉文》編纂整理與研究”,輯錄簡牘帛書、銘文、石刻等早期書寫文本千余篇。此外,參與完成“先秦文學編年史”(99BZW005),成果《先秦文學編年史》(上、中、下)收入“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庫”。

  

    韓高年教授出版專著18部,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文史哲》《文獻》等國內權威期刊表論文150余篇,被《新華文摘》《社會科學文摘》轉載32篇。2019年,韓高年教授被中國人民大學學術評價中心評為“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作者”。

  

    涉及圖像、甲骨卜辭、銅器銘文、簡帛文獻等出土早期書寫與商周秦漢文學研究的代表性論文有:

   《馬家窯彩陶鳥紋東來與東夷昊族神話西進——兼談史前期華夏文化共同體觀念的形成》,《西北民族研究》2022年第1期;

   《〈周易〉卦爻辭所見商代貞人考》,《廣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10期;

   《春秋卜、筮制度與解說文的生成》,《文學遺產》2013年第6期;

   《春秋時期的銘論與銘體》,《文學遺產》2009年第6期;

   《戰國中山遺址出土文獻與子夏“詩教”》,《山西大學學報》2021年第4期;

   《喪禮臨終之儀與周代遺訓遺言——以〈尚書·顧命〉、春秋“遺訓”及清華簡〈保訓〉為中心》,《西北師大學報》2015年第5期;

   《〈詩〉〈騷〉“求女”意象探源——從清華簡〈楚居〉說開來》,《學術論壇》2017年第1期;

   《武威王杖簡冊的文本性質與文體功能》,《西北師大學報》20226期;

   《烽燧戈壁間的中國早期書寫——西北簡牘文書文學散論》,《“早期中國的書寫:在文本內外”論壇論文集》2018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