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商報】開學了!學校“費盡心思”迎接新同學
孩子從幼兒園走進小學,教育專家為幼兒身份順利過渡開良方
關注2017年秋季開學
玩偶迎新生 西部商報記者 馬莉 攝
西部商報訊 (記者 馬莉) 8月28日,孩子們迎來開學第一天,蘭州市各小學組織了豐富多彩的迎新活動。在七里河小學門口,迎接一年級小朋友的“米奇”“小熊”先給孩子們一個大大的擁抱,而后每個小朋友領到了一面“小小志愿者”小旗,小學生的生活從此開始。除了讓卡通玩偶迎新生,大多數小學均開設預課幫小朋友向小學課堂過渡。
家長:孩子上小學 家長擔憂多
昨日的朋友圈,被新學期上學的消息霸屏,不少一年級新生家長表達了擔憂。田女士的兒子剛上一年級,望著孩子小小的背影,她不免擔心起來。“孩子記不住老師的話怎么辦?萬一不能按時趕到學校接他怎么辦?孩子的午休時間不夠怎么辦?一節課四十分鐘,孩子坐不住怎么辦?”和田女士一樣,大多數一年級新生的家長心中都有擔心和疑慮,這個新角色讓他們有點緊張、有點迷茫。“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市民杜先生則引用龍應臺先生的《目送》,表達了孩子走進小學校門時他的心情。
開學第一天,記者在五泉小學、酒泉路小學看到,一些孩子不愿進學校,抱著家長大腿哭鬧,前來送孩子上學的家長擠滿了校門口,一些家長出于憂慮更是全家出動。
學校:幫小朋友過渡 學校方法多
在七里河小學,學校準備了豐富多彩的迎新活動。“歡迎你來到七里河小學,祝你開啟美好的小學生活。”一進校門,就有幾個可愛的玩偶等在那里,有米奇、有小熊,這些卡通人物先給了孩子們一個大大的擁抱。隨后,他們收到了一面“小小志愿者”小旗。拿著這份開學禮物,孩子們正式走進小學課堂。記者了解到,為了讓孩子們盡快適應新學期,老師們扮成玩偶迎接新同學,用這種輕松活潑的方式消除小朋友對新環境的陌生感和恐懼感。
不僅如此,多所小學還用其他方式迎接新生,比如開設預課,針對以往小學新生出現的一些問題對家長進行指導,幫助小朋友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開學后,孩子們將參與到文明志愿活動中,做一個有“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的小小文明志愿者。
專家:家庭輔導重在習慣培養
“小孩子升入小學后的適應包括心理適應、生活適應、學習適應,家長應從這三個方面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系副教授孫愛琴建議,家長應該教孩子怎樣認識新朋友,怎么打招呼、遲到了說什么,教他說禮貌用語。放學回來可以多問問孩子,了解孩子的適應情況;生活上幫助孩子做調整,讓他適應早起,做到早起。學習上,家庭輔導的重點不在內容在習慣,包括整理書包、怎么看課程表、鉛筆放在哪等等這些事都要孩子自己去做,不要怕孩子犯錯,放手讓孩子去做。總之,遇到困難,和孩子一起解決,家長不能大喊大叫,更不能和別的孩子比較。
“有不少小孩子上小學后會出現情緒低落,家長應該降低要求,多鼓勵孩子,不要過于心急或嚴厲,給孩子一個過渡期。讓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第一步,應該是培養他們對小學生活的喜愛。”城關區東崗小學校長魏宏舜建議,平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家庭任務,在孩子完成后給予表揚,稱贊他很像一名小學生。家長還可以多安排一些安靜的活動,培養孩子的堅持性,讓他坐得住。
來源:《西部商報》 第A04版:新聞眼·民生 2017年8月29日 字數:1317字
(編輯:孫玉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