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另类 ,韩国做爰无遮A片免费看_720完整版观看

欄目圖片

融媒師大

當前位置:首頁  融媒師大  新聞

【中國社會科學報】堅定文化自信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在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由西北師范大學與甘肅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的“紀念習近平總書記‘5·17’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暨‘文化自信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術研討會”,于5月13—14日在西北師范大學舉行。圍繞“文化自信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一主題,百余位專家學者就堅定文化自信、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促進甘肅乃至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等問題進行了研討。

   

創新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總書記站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高度,以貫通古今中外的氣魄和視野,系統闡述了哲學社會科學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深刻回答了為什么要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以及如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等一系列根本問題,為繁榮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講話,極大地激發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熱情,一年來,理論界和學界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產出了一些學術成果,展現了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面對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學科基礎比較薄弱,科研資源聚集和創新優勢不強,領軍人才、高質量原創新成果較少,學術評價機制還未完全形成,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還不完善等。甘肅省社科聯副主席馮湖指出,作為一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一定要更加珍惜新形勢下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大好時機,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聆聽時代聲音,回應大眾呼喚,積極為黨和人民述學立論、建言獻策,努力在解決突出理論問題和實踐對策方面取得顯著成就。

   

 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引領高校立德樹人

 

對于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指出的“為什么人的問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根本性、原則性問題”,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做好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必須突出人民性;具體到推動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上來看,最終要體現高校的人民性、提高高校育人育才水平上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就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探究學術為基礎,以學科發展為支撐,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四位一體協同推進的育才新格局。

甘肅省高校工委書記王海燕指出,高校既是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主力軍,更是學習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陣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要從本質上去認識馬克思主義,真正執其要義懂其精髓,掌握其中蘊含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好、維護好、鞏固好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要在思想認識上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掌握馬克思主義方法論,練好看家本領;要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并旗幟鮮明引領前進方向,把建好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辦學職責,整合學科力量,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對整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的輻射和引領。要真正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堅定文化自信穩步推進傳統文化學科化發展

 

與會專家提出,文化自信是人們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認同和文化欣賞,在群體性文化層面發揮著基本和持久的作用。文化自信不僅是對文化人民性的堅持,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自覺認同與尊崇。甘肅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范鵬教授在回答我們的文化自信來自哪里的問題時提出,文化自信是對待本民族歷史和文化的理性態度,是基于反對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傾向的理性認識。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來源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在生生不息中自強、中華民族能在載物中厚德、中華兒女能在新民的不斷實現中堅守舊邦的精神家園和核心價值。西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金建萍認為,各高校應當深入挖掘哲學社會科學的育人功能,教育和引導師生真正把做人、做事和做學問統一起來,樹立學科自信、專業自信、課程自信,堅持不懈傳播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引導大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堅定文化自信,有賴于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光明日報》國學版主編梁樞提出,加強國學教育以提升中國人的文化自信,必須依托國學學科化才能實現。一要解決國學學科“合法性”問題。盡管國學現在很熱門,但是不合“法”,針對國學當前面臨的新挑戰,急需通過國學學科化建設,讓青年學生系統學習國學文化,才談得上在學的基礎上建立起文化自信,并且形成新的學術生產力,最終凝聚成學術體系,從而實現創新發展。二要明確國學學科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場漸進式的思想革命。國學學科化是大勢所趨,而要建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譜系,其中關鍵的基礎環節,就是讓國學進入學科體系。因為學科是大學的組成細胞,國學進入學科就是進入大學課程教學、科研學術和人才隊伍建設等諸多方面,最終建立起完整有序的國學教育。三要主動拓展國學學科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充分發揮國學的文化建構功能,通過鼎故革新使國學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學科內容,成為新的學術生產力。

   

融通“馬中西”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觀點和方法解決中國的問題,并且在同中國歷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過程中,使中國豐富的實踐經驗上升為科學理論,最終形成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與會專家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我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堅持與時俱進,以發展的眼光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緊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題,把馬克思主義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把握時代性和創造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堅持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北京大學郭建寧教授闡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意涵,從近代救亡圖存新文化運動的歷史演進角度,揭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淵源。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概念提出的時代背景出發,分析了有別于蘇聯研究范式而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別于蘇聯建設模式而創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脈絡。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文化維度,著眼于平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形態與文化樣態,揭示了融通“馬中西”三種文化資源,構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文化意涵。

西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陳克恭提出,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我們首先必須要有文化自信,這一具有決定意義的自信,源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的成功實踐。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并且在中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說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種子,其內在基因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本質內涵是相融的。

西北師范大學校長劉仲奎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西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立足學科前沿和國家發展戰略,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中面臨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傳承,特別是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應有作用。學校將以此次學術研討會為契機,圍繞發展定位和目標要求,把握學科建設與科學研究內在規律,發揮自身特色與優勢,積極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為繁榮和發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時間:2017年06月14字數:3051

原文鏈接:堅定文化自信 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編輯: 曹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