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另类 ,韩国做爰无遮A片免费看_720完整版观看

欄目圖片

融媒師大

當前位置:首頁  融媒師大  新聞

【蘭州晨報】西北師大教授孟子為講述高考經歷:偷偷復習功課

      高考,讓無數人的命運嶄新出發,夾雜著民族記憶,記載著整個社會的變革。本報推出的“我的高考——紀念恢復高考40周年征稿活動”,為眾多讀者搭建平臺,共憶青春歲月,分享每個人不同的高考故事。
      6月2日,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教授孟子為特意撰文來稿,回憶了自己的高考歲月。
      父親去世得早,按政策可以不當知識青年下鄉,但我還是去了。
三年后回城,我在中國人民銀行禮縣支行當出納,每月工資21.80元,白天數錢手指都磨薄了,夜間還要守金庫。
在水泥澆筑的陰森的狹窄空間里,一桿半自動步槍,50發子彈,一把匕首,時刻都放在床頭最順手的位置。
那時我20歲。
“怕啥?”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營業所長燕洪森——后來我的岳父大人說,“子彈推上膛,關上保險,有事開槍,大家就會出來的。”
那時,面值最大的人民幣是10元,禮縣鹽官鎮是個每三天就有一個集市的旱碼頭,鄰縣區的農民來交易騾馬、周圍的鄉民來趕集,一個集日現金收支近10萬元,分分毛毛地數,忙得不可開交,要是和會計對不平賬,更是要忙到深夜。
“這樣過一輩子,兩年我可能就瘋了。”躺在冷冰冰的床上,我再三認定,于我只有唯一一條路可走:考大學。
于是,我偷偷開始復習。選擇文科,是覺得不需要去找老師請教數理化,而歷史、地理、語文、英語完全可以自學。晚上讀書,白天空閑時回憶、思考,所里人不知情,只說我咋一下變得傻乎乎的。
1980年的高考,預考結束,我等待通知。
好在預考通過了。高考時英語考試按30%計算,棄考也可以,我選擇了后者。
成績出來,不知是多少名,報志愿對沒見過火車的我似乎更犯難。
“報新聞。”福建長泰人陳海流老師告訴我:“學其他文科,畢業可能當老師,就和我一樣。”陳海流老師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不知為什么,畢業后被分配到武威地區當教師,后調到禮縣。他任教的禮縣二中在鹽官鎮太平山上改造的清肅觀里,遠離鎮子,每天就為了閱讀《參考消息》,他天天來營業所,我覺得他很特別。
“新聞是啥?”我不懂。
“就是給報紙寫文章,”他指著一條消息說:“你看,本報訊——記者——”
“我曉得了。”
于是我就到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編輯采訪專業上了四年學,畢業。1984年分配到甘肅省廣播電視廳當記者20年,其間援藏3年,大小獲獎36個,當過制片人。
現在,我在大學教書,教大學生要“一心讀書”,鼓勵、告誡學生:“知識改變命運、讀書的和不讀書的不一樣。”誰也想不到,多年后,我也和陳海流老師走上了一樣的道路。
委實,人的命運是無法預料的,尤其是在幾乎決定一個人一生方向的高考左右下,變數太大,誰能前面知道后面的事哩?

來源:蘭州晨報   A06版   時間:2017年6月5日   字數:1024

原文鏈接:西北師大教授孟子為講述高考經歷:偷偷復習功課

(編輯:阮雯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