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甘肅:讓文明紐帶聯通民心
“習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來自各國的留學生們趕上了好時機,也讓我們學校的留學生教育工作趕上了好時機。”西北師范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留學生管理干部侯顏麗在電視直播中觀看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后說,近幾年來,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留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申請到獎學金來中國學習,學成后也有更多的機遇發揮自身所長實現自我價值。
記者了解到,西北師范大學目前有260余名留學生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其中200余人的專業為漢語,其余則涉及經濟、教育等領域。“我校的留學生教育工作以漢語見長,我們培養出的優秀雙語人才可以直接為‘一帶一路’上的基礎設施建設、經貿投資、能源輸送工作提供語言支持。”侯顏麗認為,這真正體現了習主席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要落到實處,造福各國人民。
來自烏茲別克斯坦的留學生尹克禮今年23歲,在西北師范大學學習漢語。來到中國兩年,不僅讓他學習中國文化,還深刻感受到了中國的發展速度。“看到我們國家的領導人也來參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我特別高興,中國是一個在各個方面發展特別快的國家。” 尹克禮表示,中國發展成就成為他更加努力學習漢語的動力,回去以后用自己的所學為國家發展出一份力。
習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講中指出,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推動教育合作,發揮智庫作用,推動文化、體育、衛生務實合作,用好歷史文化遺產,密切各領域往來。
前不久,一批來自俄羅斯的學員到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進修針灸技藝,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東方醫學院院長根納季是學員之一。“我們的學生中現在學習中醫的人越來越多,以前俄羅斯的很多醫院只有神經科的醫生才學針灸,近兩年來,各科室的醫生都會主動了解中醫。”在看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后,根納季對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動衛生領域務實合作”方面的內容特別感興趣,“希望兩國政府能夠加強這方面的合作,讓我們以后能有更多的機會來學習中國文化,同時,也希望中國政府能夠派更多的醫生到俄羅斯來講課,開展長期合作。”
近幾年來,甘肅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已建立了8個岐黃中醫中心,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針灸醫師秦曉光從2015年起,擔任了吉爾吉斯斯坦岐黃中心主任。“習近平主席說,古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通商易貨之道,更是一條知識交流之路。”秦曉光告訴記者,中醫不僅有文化屬性,還有科學屬性,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有東方醫學和中醫的協會組織。兩年來,中國的岐黃中心已在吉爾吉斯斯坦培訓當地學員138人次,為當地診治2000多例病患。“‘一帶一路’對中醫走向世界也是非常寶貴的機遇,我們將通過中醫的推廣,以文明交流的紐帶聯通各國民心,造福各國人民。”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17年05月16日 字數:1151
原文鏈接:從理念到行動 化愿景為現實
————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重要講話在各地引起熱烈反響
(編輯: 薛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