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劉仲奎教授為新入職教師作主題報告
4月20日下午,校長劉仲奎教授為參加學校新教師入職培訓暨專業成長系列活動的53名教師作主題“學科建設與個人成長”的報告。
劉仲奎首先強調了新教師入職培訓的重要性,并對本次為期6個月的新教師入職培訓活動給予了積極評價。
報告中,劉仲奎解讀了學科的含義。學科是大學的辦學基礎,是知識體系、學者和學術資源的有機結合體,是大學進行知識創造、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基本工作單元和工作載體;學科建設是大學的基礎性建設,它牽涉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學校每位教師的發展與學校學科建設發展息息相關。他強調,學科建設狀況從根本上體現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學術地位、社會聲譽等,要注意學科的適應與調節、平衡與失衡、共生與競爭,形成結構優化的學科生態系統。
劉仲奎回顧了我校的學科建設歷史,并通過統計數據縱向與橫向比較,指出我校學科建設的成就與不足。他從“建設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出發,闡述未來學科建設中從建設計劃、建設目標、建設原則、評價指標、建設舉措等幾個方面的思考和側重,強調要“有必為,有不為;有先為,有后為”,“扶優,扶特,扶需,扶強”,通過創新機制體制,盡最大努力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共同投身學科建設之中,青年教師更應以學科建設為己任,適應、融入、創新。
最后,劉仲奎分享了自己從教30余年的寶貴經驗,對青年教師提出了7點希望和要求。一是以課堂為中心,重視教學,學習教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享受教學;二是明確研究方向,要結合本學科建設重點,盡快加入其它教授的學術團隊或努力嘗試建立自己的學術團隊;三是積聚研究經驗,善于總結提升;四是爭取國家項目 ,充分認識項目對學科建設的重要性,爭取高層次的研究項目;五是關心集體事務,要有集體感與社會責任感,更多關注學校和學院;六是注重養成良好的工作與生活習慣;七是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正確認識挫折與糾結是教學、科研的固有部分,也是生活的重要內容,只要堅持下來,把手頭的事情做好,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新入職教師就學校“雙一流”建設、本校學科建設激勵舉措、學科發展方向等問題與劉仲奎進行了交流。
(編輯:漆云)